袁大頭十年
來源:軟廣 責任編輯:管理員 發表時間:2019-07-03 20:38 點擊:次
taiyuan1.com.cn
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,"袁大頭"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,嚴謹點說叫"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"。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,劃一銀幣,于民國三年(1914年)二月,頒布《國幣條例》十三條,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。《國幣條例》規定:"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為價格之單位,定名為圓","一圓銀幣,總重七錢二分,銀八九,銅一一","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",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。根據這一規定,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, 先后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,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,俗稱"袁頭幣"或"袁大頭"。袁大頭"銀幣的正面圖案,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 本文來自太原網
copyright taiyuan1.com.cn 面像,民國3年版民國三八九十年袁大頭壹圓 的上方為"中華民國三年",民國8、9、10年版的為"中華民國*年造";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,中央為"壹圓"、"中圓"(伍角)、"貳角"、"壹角"字樣,后幾種上方分別有"每二枚當一圓"、"每伍枚當一圓"和"每十枚當一圓"的字樣;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,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,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.1%;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,另外,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。"袁大頭十年"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,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、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,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,袁大頭普通幣上面(正面)為袁世凱左側五分像,上鑄"中華民國X年"或"中華民國X年造"中文繁體,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,寓意"民主、共和、憲政及君主立憲"之思想希冀。 本文來自太原網
下面(背面)為嘉禾之圖案, 古稱生長奇異的禾,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征兆。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。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、以民生為本;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,寓意"家和萬事興"之意; 內容來自taiyuan1.com.cn
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、吉祥如意之愿景,民間收藏,寓意"家和萬事興"之吉祥之寶,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。 內容來自taiyuan1.com.cn |
- 上一篇: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試鑄幣
- 下一篇:沒有了